Loading...
アイコン

利世民

チャンネル登録者数 9.37万人

4.9万 回視聴 ・ 2019いいね ・ 2025/05/17に公開済み

買樓定租樓? #利世民 #地產經濟學

「租樓咪即係幫人供樓?」「買樓先係王道,樓價一定升!」「買樓自住唔使計咁多?」

一講到「磚頭」,總係情緒主導多於理性計算。

今集我哋嘗試打破迷思,清晰咁分開「居住需求」和「投資計算」。你會發現,買樓利息支出可能比你想像的更高;另外一個問題係,你係唔係願意「租」返自己的物業?最後,原來大多數人不會一世人只係住一間屋;你嘅「投資」究竟又係唔係最切合你目前人生階段嘅需要?

跳出「樓奴」或「幫人供樓」嘅兩極思維,用客觀嘅數字和角度,重新審視你的人生居住與投資決策。

免費加入【利世民頻道.地產經濟學 WhatsApp 討論區】

bit.ly/4mm3dYZ

00:01:53 - 租或買的抉擇:一個根本問題
00:03:07 - 買樓與股票的情緒比較
00:03:35 - 樓作為人生最大資產與生活影響
00:04:31 - 投資與居住應分開考慮
00:05:02 - 買樓或租樓的計算:市場租金與資產回報
00:06:51 - 資產回報與租金對比:香港千萬物業為例
00:07:00 - 買樓的槓桿效應與樓價長期趨勢
00:07:32 - 持有資產與自住物業的考慮
00:07:41 - 以自身經驗為例:投資與居住地點分離
00:08:47 - 買樓出租再租房自住的選擇
00:09:13 - 買樓的限制:負擔能力與居住偏好
00:10:06 - 如何理性計算買樓成本
00:11:11 - 供樓利息支出與租金支出比較
00:13:12 - 計算自住物業的「機會成本」
00:13:42 - 考慮租金與買樓比例的重要性
00:15:39 - 考慮持有資產(樓)的時間長度
00:16:13 - 人生階段與居住需求的變化
00:17:07 - 按揭中位數與實際持有年限(美國為例)
00:18:24 - 家庭組織與買樓考慮的近年變化
00:18:51 - 年輕人買樓的挑戰與策略(美國為例)
00:19:18 - 犧牲居住空間換取減少利息支出
00:19:36 - 分離業主與租客角色進行決策
00:20:17 - 地產專業人士應如何協助客戶判斷
00:20:40 - 理想狀況:好住又升值的物業
00:20:59 - 個人經驗:舊區居住舒適但升值慢,新區升值潛力大
00:21:53 - 投資物業的選擇:考慮流動性與增值空間
00:22:27 - 投資房地產如投資股票:風險與回報的組合
00:23:05 - 運氣在投資中的角色與理性計算
00:23:48 - 決策過程中的「麻煩」與非理性
00:23:59 - 簡單思考方法:你願意以市價租回自己的物業嗎?
00:25:11 - 租客和業主角色的分離與妥協
00:25:44 - 總結:理性看待買樓與租樓
00:26:00 - 樓價週期與持有時間
00:26:24 - 地產背後的理財原則與財務概念


【實用經濟學】    • 實用經濟學  

【日常政治學】    • 日常政治學  

【時事短打】    • 時事短打  

如果你覺得我嘅分享畀到你唔同嘅睇法,希望你會願意加入成為會員支持我繼續發聲:

youtube.com/channel/UCrQ2dUU2C_dtkbav78GoUEg/join

此頻道既為香港人而設,內容以粵語為本。

利世民,香港人,自媒體 unsubject 主筆,自由主義者,樂天知命,不問鬼神。形而上虛無主義者。角色屬性混沌中立;長期處於身份存在危機;總覺得三言兩語間未能介紹自己。過去四分一世紀,平均每半年有個新興趣;課題涵蓋物理心理、政治經濟、歷史、宗教、哲學。

コメント

コメントを取得中...

コントロール
設定